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网站!
所内新闻
首页 > 所内动态 >所内新闻
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胡强出席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现场培训会
作者:董超2024年09月24日点击数:1908
    2024年9月21-22日,由农业农村部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省农业农村厅、玉溪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承办的GEF-6项目“保护地方老品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培训会在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召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胡强同志出席并致词。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马超德、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项目官姚春生、世界银行(World Bank)高级项目经理曹闻道、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何艺兵,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处处长薛颖昊、生态总站副站长邢可霞、首席王全辉、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瓦庆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蔡晓琳等领导,河北、辽宁、黑龙江、青海、湖北、云南等各项目区代表,以及我院科研管理处、生物所有关人员参加。
    胡强在致词中指出,云南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世界花园”,也是公认的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立体气候特征鲜明,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元江哈尼梯田是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代表,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少数民族长期生产劳动所形成的智慧结晶。在过去几年里,云南省的项目团队在全球环境基金(GEF)、农业农村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指导下,以云南元江县羊街乡为目标区域,积极开展以蚂蚱谷和红河紫谷等水稻古老品种保护与利用工作。通过政策环境的优化、长效激励机制的建立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成功保护了多个传统作物品种,增加了传统品种的市场附加值。在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计、提高地方老品种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立足云南资源与文化多样性,继续秉承“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作物品种保护与利用,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加快建设美丽云南,奏好“红河流域”热区发展的云南乐章。并诚挚邀请参会各位嘉宾走进云南高原,深度触摸,一起开拓边疆热土。

    本次培训会议加大了传统老品种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户知道了“守护地方种质资源,促进农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扩大了元江地方水稻产品及其他农产品的影响力;强化了传统地方品种与农业文化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审核人:丁铭)






微信二维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滇ICP备130007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