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网站!
所内新闻
首页 > 所内动态 >所内新闻
第四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作者:杜娟 余腾琼2018年08月20日点击数:12202
    野生稻被称为“植物大熊猫”,是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濒危物种。近些年野生稻的保护、评价和发掘应用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为了交流学术思想、研究动态、讨论发展未来,2018年8月15日-1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安会都顺利召开。来自全国16个省(市、区)的研究机构及高校近300多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新海副所长主持,开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春明所长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李学林院长分别进行了致辞,省科技厅李士林副厅长代表云南政府部门对大会的召开致祝贺词,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李波副司长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等领导发表了讲话,随后播放了由中央电视台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拍摄的《利在千秋亦当代》宣传片,宣传片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伟大和生动实践,深刻地诠释了农业科研工作者的艰辛与探索,同时也看到了科学家们崇高的职业追求和无私的爱国情怀,看到了在野生稻保护、发掘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看到了野生稻在水稻育种二次重大突破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在科研的道路上奋勇直前。
    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广西农业科学院邓国富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春明所长、中国农业大学李自超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刘向东教授、复旦大学宋志平教授、华中农业大学余四斌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陈小荣教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程在全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他们分别从野生稻的种质创新、品质改良、栽培、保护与利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基因组和优异基因的发掘等方面,紧紧围绕近年来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并结合各自的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作了精彩的报告。同时提出了新时代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利用即将面临的挑战与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来自全国各地29位野生稻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报告,系统深入地对野生稻的科研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
    8月17日上午,会议分为“保护与起源进化”和“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两个分会场,侧重对非洲栽培稻落粒性驯化的分子机制,野生稻基因组基础初探,野生稻染色体置换系的构建与QTL定位/基因发掘,杂草稻的起源、多样性及其对水稻生产的挑战及野生稻种质资源基因组学-过去、现在、未来等方面作了报告。报告结束时与会代表纷纷踊跃发言,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会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程在全研究员作了“云南野生稻种质创新研究”的大会报告,就云南野生稻的主要优良特性及多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与未来发展同诸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交流。会议最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团队”骨干专家杨庆文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作总结讲话。他对大会如期顺利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大会主办方和承办方及协办单位精心组织,获得了参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此次会议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多彩、探讨交流深入,是近年来举办全国野生稻大会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将为野生稻保护、研究及未来的发展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审核:刘关所)



第四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开幕式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李波副司长发表讲话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李学林院长致欢迎词


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作大会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杨庆文研究员在会上讲话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程在全研究员作报告


第四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参会代表合影











微信二维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滇ICP备130007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