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网站!
所内新闻
首页 > 所内动态 >所内新闻
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一流农业科研所 ——2017年生物所工作亮点频闪
作者:董廷伟2018年01月25日点击数:11577
   2017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所”)在科技成果奖、科技成果向周边辐射、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工作亮点频闪。

    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创新取得重要突破

    全所以特有农业生物资源创新支撑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凝练各学科方向的创新突破点和生长点,形成支撑农业部、云南省2个重点实验室的特色优势学科方向并落实了一批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创制及其应用”成果,对元江普通野生稻生物学特性、抗逆性、稻米营养品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籼粳属性等开展精准鉴定研究;构建的渗入系库容大、变异丰富,遗传稳定,其质量和潜力均优于已有报道,开展了表型数据库建立和大规模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运用野生稻和栽培稻远缘杂交的同一组合同时培育籼粳稻新品种的成功不仅是育种技术的重大创新,而且具有重要的育种理论创新。该成果经评审推荐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已通过公示,是生物所第一个技术发明一等奖。“菌物多样性保护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藏区的应用”成果,系统采集、评价鉴定了滇西北和西藏的食药用菌资源,对部分菌种开展了驯化栽培技术研究,研究了松茸等野生菌促繁保育技术并在藏区进行应用示范,作为第三完成单位获得2017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度云南省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6个项目中,生物所参与完成的“食用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与广适性品种选育”和“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2个项目获此殊荣;生物所排名第1的“云南主要粮经作物抗旱资源收集评价及发掘利用研究”、“ 粮草双高型优质抗旱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综合利用” 2个项目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科技成果向周边辐射,区域影响力日益增强

    生物所坚持特色生物资源创新支撑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不仅引领和支撑云南高原特色现农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根据国家科技进藏区的战略部署,受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政府委托,以集成转化技术服务的方式,与昌都市科技局和农牧局农科所签订了食药用菌驯化与栽培示范、脱毒马铃薯种薯检测、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中药材快繁等技术服务合同,落实项目经费245万元(本所经费230万元)。发挥实验技术体系优势,开展了种子种苗(种薯、种球等)携带病毒或其他病原检测,启动了转基因作物检测和仪器设备的对外检测服务,为贵州、广东、四川、陕西等省开展了马铃薯种薯、辣椒、番茄、香蕉等病毒检测。与贵州省榕江县合作开展食药用菌生产示范。2017年底,与广西农科院生物所达成了合作开展脱毒百香果种苗培育与示范推广。承担了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委托的香蕉病毒检测任务。

    条件平台建设得突破性进展

    农业部西南作物资源繁殖更新基地建设完成田间大棚、网室、果树栽培桩基沟渠、道路建设建设,购置生态观测站、环境检测系统、拖拉机等21台套田间设备,完成内部验收工作,累计完成该项目中央财政投资950万元的建设工作。完成重点实验室共享平台建设492.8万元的2020年云南省财政专项项目库入库。完成农业部云南稻种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可行性报告编制及项目申报(项目总投资1194.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050.00万元,地方配套144.88万元);完成了农业部“国家高原野生稻种质资源圃(云南)”项目入库,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500万元(根据农业部安排部署已启动项目设计)。累计完成新增条件平台入库项目经费3187.68万元。2016-2017两年条件平台建设累计投入1332.2万元,加上已落实的出库与入库项目经费累计达到4619.8万元(已达到“十三五”该项目标的132%)。(撰写人:董廷伟)

微信二维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滇ICP备13000754号-1